北京西城报”创刊始末 

张世俊



“北京西城报”做为区委区政府的机关报,已成为全区人民喜闻乐见的报纸。它不断增容扩版,改革版式设计,添加栏目内容,不断创新充满朝气。我每次捧读之时都会激动不已,毕竟它是我参与策划创刊的一份报纸,往事历历在目,十四年前西城报创刊前后的情景常常萦迴脑际。

我于198710月担任区委宣传部长。其时西城区正在区委关于西城区中长期规划的基础上,制定了“繁荣西单,发展西城”的发展战略,各项改革在不断深化,经济和各项事业正在蓬勃发展。这种形势要求宣传工作必须适应改革的步伐,走在时代的前列,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。如何深刻及时反映西城区日新月异的变化,为宣传工作特别是新闻报道工作提出了新课题。各大城市的区一级不同于各省的地级市,我们没有自己的报纸,电台、电视台,只能通过北京市各新闻媒体报道我区改革、发展的情况。但是全区大量具有新闻价值的报道不能及时全面反映,而区委宣传部内部新闻报道干部仅编制2人,除一台照像机外没有对外报道器材。时任区委书记刘贵岭同志、区长衣锡群同志高度重视对外宣传报道工作,要求做到每天报道西城要“有字有声有影”,为新闻报道工作提出了一个很高的标准。对我这个刚刚从部队转业的宣传部长来讲,一方面深感责任重大,另一方面必须尽快采取措施,加强对外报道工作的力度,扭转被动局面。


       1988年初,我与区委常委、组织部长李三友同志交谈中,谈到对外宣传报道工作,他认为应当扩编人员,专门成立一个组织,加大宣传力度。后来我们商量拟成立区新闻中心,他表示大力支持。后经区委区政府批准,于三月卅日正式成立新闻中心。为事业编制7人。确定由主管宣传报道工作的副部长刘宏仁兼新闻中心主任,抽调文字和摄像人员迅速组建完毕。


新闻中心成立后,采取了如下措施:

1、申请区政府批准,专门拨款购置摄影机,编辑机等电视设备。宣传部专门腾出一间办公室做为采编工作室,完善了办公环境。

2、衣锡群区长确定宣传部副部长兼主任列席政府常务会议,以便了解全局,适时把握宣传报道重点。并确定一文字记者参与区政府信息处理工作,直接获取报道线索。

3、制订一系列内部规章制度,同时确定了对新闻干部的奖励制度,从而进一步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。

4、与北京电视台联系,确定成立西城记者站,新闻中心的摄影干部成为北京电视台的特约记者,更便于电视新闻的采访播出。

5、建立与市新闻媒体联系协作制度。我与新闻中心的同志们积极与新闻单位沟通联系,经常拜访,及时通报我区改革发展的大事;与各新闻记者广泛联系,广交朋友,帮助他们解决工作,生活中的实际困难;不定期召开各新闻单位座谈会,及时发布信息,解答他们关心的问题,提供报道线索,形成互动机制。

新闻中心成立后,各种稿件刊登播出率节节攀升,每月统计刊稿播出情况,我们都比四城区高。报道内容增多了,宣传力度加大了,赢得了全区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充分肯定。新闻中心的成立使我区对外宣传报道有了一支精干队伍,有了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,有了一个促进新闻报道工作的机制,它标志着西城区对外宣传报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。

新闻中心运转后,新闻报道的宣传阵地问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。1991年底,我参加市委宣传部长例会。几个城区部长研讨对外宣传工作时,都感到各区新闻报道仍处于被动局面,大量生动鲜活的有新闻价值的报道不能迅速传播给全区人民。大家觉得我们应该首先有一张自己的报纸。

带着这个想法我首先请示了贵岭书记,他完全同意,并就办报大政方针谈了意见。按照他的指示精神,我和新闻中心主任张淼及几名干部开始筹备西城报创刊工作。

首先,我们研究制订了办报方案,明确了办报方针、原则、形式、版式,暂定为月刊,逐步办成半月刊、周刊,定名为“西城时报”。

办报方案被批准后,须向市新闻出版局申请。尽管是内部刊物,不准刊登广告,但仍需批准。于是我带着张淼同志跑到市新闻出版局,先找到扫黄办公室副主任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底铭同志,请他帮助我们申办,几经周折,在他帮助下最终得到批准。

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办好创刊号。我和张淼及新闻中心陈洪成、鲁来顺、郝利利、罗干等同志商量,研究确定一版为要闻版,刊登区内重大新闻及领导关注、群众关心的事件报道,设置栏目包括“人物专访”、“英模之窗”、“每月综述”等;二版为综合新闻版,以不同体裁反映我区各条战线涌现出的新人新事新成果,设置的栏目有“党的建设”、“改革之声”、“法制天地”、“杂谈”、“清风录”、“科苑”、“文体大观”等;三版为经济和理论版,主要反映区内经济建设的新成就,新经验,政治理论学习的心得体会。栏目有“企业诊断”、“信息窗”、“指南针”、“经营之道”、“理论园地”、“学习与研究”等,四版为文艺副刊,题目定为银绽桥,将设置“微型小说”、“西城今昔”、“影剧谈”、“好书评介”、“穿堂风”、“小幽默”、“西城人物”、“美术欣赏”等栏目。四版美术编辑特邀环卫局的宣传部王大航同志担任。同时研究了《发刊词》的内容。安排妥当后,即动员新闻中心全体人员,要求大家一方面搞好对外宣传报道,一方面兼顾我们自己的报纸,既要向市新闻媒体报稿,更要积极采访撰写稿件提供给西城报。于是,所有新闻干部上下齐动员,许多同志元旦不休息,加班加点,赶写稿件。元月4日区委召开六届三次会议,张淼同志积极组织稿件,并邀请代区长李炳华同志为创刊号写一篇文章。炳华同志非常认真,撰写了题为“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胜利前进”一文。

元月8日以前,所有稿件征集齐全,我书写了“西城时报”四个大字,即送区委领导审阅,然后送“解放军报”印刷厂排印。张淼同志带着几个同志在印刷厂认真校对,终于在元月10日上午,一张充满油墨芳香的创刊号西城报摆在我们面前。新闻中心的同志们看到自己劳动成果无不欢欣鼓舞,纷纷表示继续努力,积极探索,潜心追求,办出特色。

在创刊号的鼓舞下,大家紧锣密鼓,积极筹办第二期。经过20天的努力,于21出版了第二期。期间,市委书记李锡铭同志视察西单购物中心,贵岭书记请他为西城报题写报头内阻欣然命笔,书写了“北京西城报”,这个报头一直延用至1999年。

创办这张报纸没有增加人员编制,从新闻中心临时抽调人员搭成班子,大家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不计名利,不计报酬,踏踏实实,认认真真。坚持每月一期,八个月后,从915第九期开始,改为半月刊,一直到1994年年底,我离开宣传部为止,共出43期。

西城区委党史办(区志办)主办    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承办     ICP备案序号:京ICP备19014909号-1
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南菜园街51号    邮编:100054  Email:dsbxck@bjxch.gov.cn